在线公告

贺泓院士团队在氮氧化物净化方面取得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1637005,51822811)等资助下,贺泓院士团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环境研究所)在铜基小孔分子筛催化剂用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NH3-SCR)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相继表发在:Appl.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2篇),Catalysi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 http://www.rcees.ac.cn/kyjz/202002/t20200228_5507082.html。 贺泓院士主持的“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催化净化基础研究 ”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完成人:贺泓,余运波,单文坡,刘福东,徐文青。 大气中氮氧化物(NOx)是灰霾、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重要前提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该项目针对移动源和固定源燃烧废气NOx排放控制开展系统研究,发现了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x(NH3-SCR)催化剂双位点紧密耦合的普适性规律,创制了高效NH3-SCR催化剂新体系,并成功指导了传统钒基催化剂的改进与工业化应用;发现了HC-SCR关键反应中间体与普适机理,提出了实现未来柴油-SCR的新途径;发现电子/结构助剂调变N2O分解规律,确立了N2O分解催化剂设计新原则。8篇代表性论文被SCI他引1703次,项目成果跻身本领域国际先进行列,为我国NOx减排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热烈祝贺贺泓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贺泓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2017年新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67人。
贺泓院士围绕大气污染物非均相转化过程中的环境催化科学技术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污染物催化转化机制与构效关系,取得了柴油车排放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和大气灰霾成因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的系列成果。 贺泓院士发表《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专著一部,学术论文320余篇(SCI论文28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36余篇。总被引9000余次,H指数49。爱思唯尔发布的2015和2016化学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前十名。回国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已经授权41项,其中12项专利获得实施应用。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终期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得GM(通用)中国科技成就奖;2006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获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同年领衔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贺泓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2017年10月25日,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不同领域的52位科学家获得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产业创新奖”。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出于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热忱,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技工作者,促进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举办结题总体验收会 2017年9月1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组织召开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简称灰霾专项)结题总体验收会议。总体验收专家组由中科院副院长张涛院士任组长、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任副组长,成员包括陈宜瑜院士、魏复盛院士、潘德炉院士、郝吉明院士、郭华东院士以及自高校、研究所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学术领域专家、科研管理专家等17人。专项承担单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院士和副主任庄绪亮研究员,中科院发展规划局、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国际合作局、办公厅、院档案馆、人事局、科学传播局、监督与审计局和科技促进发展局的主要负责人、灰霾专项及项目负责人等共计40余人参加了总体验收会议。 灰霾专项是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启动的5个B类先导专项之一。在总体验收前灰霾专项完成了科技目标、科研管理、财务以及档案四个分项验收,并完成了亮点成果国际函评。专项在大气氧化性形成机理、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颗粒物爆发增长物理化学机制、气象条件及污染物传输对灰霾形成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国际瞩目的重要理论成果,提出了区别于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第三类霾化学烟雾的概念模型和理论框架,对我国后续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控研究的重大科技计划的立项和实施起到了先导作用;研发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技术的推广应用成效显著,加强了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能力建设,推动了我国灰霾防控工作的开展。专项创新组织管理机制,通过凝练前瞻科技目标、动态调整科技布局、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专项支持下,培育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大气灰霾研究的优秀团队,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研究团队在后续大气污染防控重大项目立项和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主导和核心骨干作用,专项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提交的咨询报告中有11份被采用。

  会上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研究员从立项背景、总体目标、主要研究进展、国际专家评议、专项管理、人才培养、对大气灰霾防控及学科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具体介绍了灰霾专项实施及管理总体情况。各分项验收专家组长分别宣读了科技目标、科技管理、财务分项和档案分项的验收意见。总体验收专家组在听取了专项实施情况工作报告、分项验收意见、审查了专项结题验收报告及相关佐证材料后,经过质询和综合评议,同意专项科技目标、科研管理、财务及档案分项验收意见,认为灰霾专项研发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取得了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对我国大气环境学科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为科学可行的灰霾控制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专项已完成了预期任务目标,整体研究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总体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专项通过总体验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满足国Ⅵ标准的柴油车排放控制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 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召开 2017年8月10日-11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满足国Ⅵ标准的柴油车排放控制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项目启动会暨课题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重汽科技大厦(济南)召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王磊处长、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地球科学处段晓男处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庄绪亮副主任、中国重汽集团于天明总裁助理出席了会议。 项目首席贺泓研究员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项目组要从技术研发链的角度,提出各关键任务指标的时间节点;各课题要进一步细化研发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以确保项目任务的完成。


余运波入选2017年度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产研人才扶持项目” 2017年7月,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度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产研人才扶持项目”入选者名单,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余运波研究员入选2017年度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产研人才扶持项目”。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将资助“产研人才”专项经费50万元,主要用于与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参加学习培训和人才培养等费用。
全院共10人入选2017年度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产研人才扶持项目”。


“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成果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9日上午,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贺泓研究员主持的“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针对我国重型柴油车NOx和PM排放污染问题,提出了我国重型柴油车国IV达标的SCR技术路线,自主设计研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技术,在我国首次研发成功并量产了大尺寸SCR催化剂载体,自主开发了高精度还原剂供给系统与车载故障诊断技术,实现了SCR系统与柴油车的匹配集成、车型配套与达标认证。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大尺寸催化剂载体—催化剂生产与封装—匹配控制技术与集成”这一完备的技术产业链,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重型柴油车SCR后处理系统生产供应体系。

  “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主要完成人为贺泓、王树汾、潘吉庆、资新运、刘洋、苏大辉、余运波、郭庆波、刘福东、李腾英,主要完成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奥福(临邑)精细陶瓷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浙江铁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月10日

贺泓研究员主持的"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杀菌技术及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本项目研究发明了室温催化氧化甲醛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和室温催化杀菌的系列载银无机催化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应用该技术研制的新型空气净化器引领和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其他获奖人员包括:陈运法,张长斌,何鲁敏,刘东方,姜风。中国科学院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

第六届亚太催化大会(The Sixth Asia-Pacific Congress on Catalysis, APCAT6)于2013年10月13日至17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该学术会议是亚太地区催化学科领域的盛会,本次会议内容涵盖生物催化、生物质转化、催化剂制备及表征、环境催化、均相催化、工业催化及清洁生产、膜及分离技术、模型催化及表面科学、纳米催化、新能源、光催化、多孔材料等众多催化科学热点研究领域。
大气污染控制中心刘福东助理研究员在环境催化单元做了题为The tuning of surface acidity and redox ability of Fe2O3 by simple WOx deposition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NH3的口头报告,并获得青年学者奖助计划资助(Grants and Fellowship Program for Junior Researchers)。本次会议共有15名青年学者获得该资助,用以表彰在催化领域做出了突出成绩并致力于更深层次催化研究的青年学者。 刘福东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催化和大气污染控制,在固定源和移动源氮氧化物催化净化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Chem Commun, J Catal, Appl Catal B, ChemCatChem, J Phys Chem C, Catal Sci Technol等期刊上累计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在2012年于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第15届世界催化大会上,刘福东还获得了国际催化协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 IACS Young Scientist Award in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atalysis),说明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催化同行的关注和肯定。刘福东于201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并获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2013年10月23日
大气污染控制中心余运波副研究员获得国际埃尼奖(Eni Award)2014年度候选提名。
埃尼奖是由意大利跨国石油天然气巨头埃尼公司于2007年正式设立,旨在表彰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创新性科学研究,是该研究领域最权威的奖项之一,也被誉为国际能源界的非官方诺贝尔奖,每项奖金20万欧元。该奖的评选委员会成员由来自于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等全球一流高校和院所的科学家组成。埃尼奖通过对科研人员的表彰,以鼓励更多学者深入研究能源与环境问题,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创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该奖项以往的60余名获奖者分别来自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希腊、瑞士、芬兰等10个国家,其中包括了三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目前我国尚无学者获此奖项。

  余运波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碳氢化合物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J. Catal., Appl. Catal. B, J. Phys. Chem. B, Catal. Today 等杂志累计发表30余篇。埃尼奖只有获得其科学委员会提名、邀请后才能申请,说明以上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环境领域的关注与肯定。


2013年10月21日

我组刘福东博士入选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会员、并获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近期发文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简称青年促进会)会员名单,我组刘福东博士入选,中国科学院于2013年起给予相应经费支持。“青年促进会”旨在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促进其提升科研活动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学术视野,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促进会实行会员制,任期4年,以向会员提供科研活动与培训支持、组织会员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等方式培养青年人才。
此外,2013年度中国科学院王宽诚人才奖获奖名单也于近日公布。经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审定,全院共有50位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科技人员获“卢嘉锡青年人才奖”,我组刘福东博士喜获该奖。“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由中国科学院与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于2008年联合设立,旨在吸引和凝聚创新思想活跃的青年人才,鼓励青年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奖励在各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


2012年2月14日上午,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贺泓研究员主持的"室温催化氧化甲醛和催化杀菌技术及其室内空气净化设备"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本项目研究发明了室温催化氧化甲醛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和室温催化杀菌的系列载银无机催化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应用该技术研制的新型空气净化器引领和推动了行业的科技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项目其他获奖人员包括:陈运法,张长斌,何鲁敏,刘东方,姜风。
中国科学院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6项。


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成功召开

2010年9月12日-15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atalysis,ICEC 2010)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国家自然基金委化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曲久辉院士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环境催化作为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重要科学与技术基础和实现途径,是催化领域发展最为迅速、成就最为显著的学科方向之一。国际环境催化大会是环境催化领域的高学术水平的会议,前5届大会分别在意大利比萨、美国迈阿密、日本东京、德国海德堡、英国贝尔法斯特举行,在环境催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担任本届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担任大会组委会共同主席。本届大会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

本届大会邀请了来自英国、日本、美国、意大利、中国的6位环境催化领域著名科学家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他们分别介绍了在环境催化基础研究、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CO2捕集和转化中的催化和吸附材料、生物质能源转化过程中的新催化材料、环境光催化净化水和空气等方面的前沿进展。本届大会收到475篇论文投稿,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398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通过审稿选出的16位基调报告人和117名口头报告人分别围绕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最新研究进展、催化净化水和空气、可持续洁净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催化科学和技术、温室气体催化消除、绿色化学的催化过程等8个议题进行了分会报告。另有219篇墙报分两场进行了展示和讨论,来自中国、德国、荷兰、意大利、土耳其的10位参会者获得了优秀墙报奖。

本届大会展示了近年来环境催化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大会、分会和墙报会场精彩纷呈、气氛活跃,很好地达到了促进了各国研究者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目的,与会代表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七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将于2012年9月在法国里昂举行。




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atalysis,ICEC6)将于2010年9月12-15日在北京召开。国际环境催化大会是环境催化领域的高学术水平的会议,具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该大会于1995年在意大利比萨首次举行,随后分别于1998年在美国迈阿密、2001年在日本东京、2005年在德国海德堡、2008年在英国贝尔法斯特举行,已举办了5届,在环境催化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国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的背景下,本届大会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负责主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担任本届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研究员担任大会组委会共同主席。

本届大会将继承前几届大会的传统,展示近年来环境催化领域在科学和工程上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推进全球环境催化科学的交流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发展新能源方面的应用,并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会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就环境催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前沿进展做精彩报告,详细信息请见会议网站www.icec2010.org或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info@icec2010.org。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环境催化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和相关企业参加本届大会。
征文范围:

1) 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最新研究进展;

2) 用于空气和水质净化的催化科学和技术;

3) 可持续洁净能源转化过程中的催化科学和技术;

4) 温室气体的催化消除;

5) 涉及绿色化学的催化过程。
征文要求:
论文符合主题范围,且未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
论文详细摘要以A4纸不超过1页为宜。来稿经审阅后将编入会议论文集。优秀稿件经审稿后将在《Catalysis Today》上发表

工作人员

首页 > 研究队伍 > 工作人员

贺    泓

博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员
  • 研究方向: 环境催化过程与大气污染控制化学
  • 获奖及荣誉: 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8年获中国内燃机工业杰出科技创新奖;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16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万人计划);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获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

1965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4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留学和工作11年,2001年底回国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催化和非均相大气化学过程,系统研究大气复合污染形成机理、催化剂与催化反应体系设计和大气污染物催化净化新原理、新方法及其应用,取得了柴油车排放污染控制、室内空气净化和大气灰霾成因研究方面的系列成果。

建立柴油车排气净化技术系统并规模化应用。他率领研究团队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机内净化颗粒物、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净化氮氧化物的国家第四和第五阶段(国IV/V)重型柴油车达标排放技术路线,研制了柴油车用NH3-SCR催化剂,解决了催化剂低温活性和耐久性差等技术难题,建立了“机内净化-催化剂生产与封装-匹配控制”为主体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系统,在中国重汽等企业实施应用,产品性能满足国IV/V重型柴油车排放标准,已装配车辆超过150万辆。

突破室温催化净化室内空气技术难题,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他提出室温非光催化净化室内空气的新思路,设计并研制出单原子分散的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首次实现了室温条件下甲醛的催化氧化;成功研制出系列载银催化剂,实现室内安全高效的动态催化杀菌;成功研制出系列锰基催化剂,实现密闭空间和外场大气中常温/低温高空速高效催化分解臭氧;相关专利技术已经在多个中外企业的空气净化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探索大气中的环境催化,为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发现黑碳、矿尘、NOx协同催化SO2向硫酸盐转化的现象,结合烟雾箱模拟和外场观测,提出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硫酸盐生成新机制,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主持中科院“灰霾追因与控制”先导专项,专项团队取得了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提出了区别于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第三类霾化学烟雾的理论框架,为科学可行的灰霾控制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

发表《环境催化—原理及应用》专著一部,学术论文400余篇(SCI论文360余篇),总被引13700余次。爱思唯尔发布的2015-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回国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已经授权45项,有多项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实施应用。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5年获得GM(通用)中国科技成就奖;2006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获科技奥运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同年领衔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同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社会任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共同主编,Catalysis Today编委;现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报》副主编, Catalysis Letters,Topics in catalysi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Catalysis Surveys from Asia,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环境化学》、《工业催化》、《环境科学与生态技术》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编委/顾问编委。多次组织国际和双边会议,6次客座编辑Catalysis Today国际会议特刊。

欢迎化学、环境科学和其它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例如,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专业)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欢迎上述专业国内外毕业的博士前来做博士后工作。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100085
Tel:   +86-10-6284-9123    E-mail: honghe@rcees.ac.cn

代表论著:


Environmental catalysis, heterogeneous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air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50) Yulong Shan#, Guangzhi He#*, Jinpeng Du, Yu Sun, Zhongqi Liu, Yu Fu, Fudong Liu, Xiaoyan Shi, Yunbo Yu, Hong He*, “Strikingly distinctive NH3-SCR behavior over Cu-SSZ-13 in the presence of NO2”, Nat. Commun., 13, (2022) 4606-4615.

49) Tianzeng Chen, Peng Zhang, Qingxin Ma, Biwu Chu, Jun Liu, Yanli Ge, Hong He*, “Smog chamber study on the role of NOx in SOA and O3 formation from aromatic hydrocarbons”, Environ. Sci. Technol., 56(19), (2022) 13654-13663.

48) Guangzhi He#, Jinzhu Ma#, Biwu Chu#, Renzhi Hu, Hao Li, Meng Gao, Yuan Liu, Yonghong Wang, Qingxin Ma, Pinhua Xie, Guoxian Zhang, Xiao Cheng Zeng*, Joseph S. Francisco*, Hong He*, “Generation and release of OH radicals from the reaction of H2O with O2 over soot”, Angew. Chem. Int. Ed., 61, (2022) e202201638.

47) Peng Zhang, Tianzeng Chen, Qingxin Ma*, Biwu Chu, Yonghong Wang, Yujing Mu, Yunbo Yu, Hong He*, “Diesel soot photooxidation enhances the heterogeneous formation of H2SO4”, Nat. Commun., 13, (2022) 5364-5372.

46) Biwu Chu, Yan Ding Xiang Gao, Junhua Li, Tingyu Zhu, Yunbo Yu*, Hong He*; “Coordinated control of fine-particle and ozone pollution by the substantial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Engineering, 15, (2022) 13-16.

45) Guangyan Xu#, Hao Li#, Yunbo Yu, Hong He*, “Dynamic change of active sites of supported vanadia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Environ. Sci. Technol., 56(2), (2022) 3710-3718.

44) Biwu Chu#, Tianzeng Chen#, Yongchun Liu, Qingxin Ma, Yujing Mu, Yonghong Wang, Jinzhu Ma, Peng Zhang, Jun Liu, Chunshan Liu, Huaqiao Gui, Renzhi Hu, Bo Hu, Xinming Wang, Yuesi Wang, Jianguo Liu, Pinhua Xie, Jianmin Chen, Qian Liu Jingkun Jiang, Junhua Li, Kebin He, Wenqing Liu, Guibin Jiang, Jiming Hao, Hong He*, “Application of smog chambers in atmospheric process studies”, National. Sci. Review, nwab103 (2022), https://doi.org/10.1093/nsr/nwab103.

43) Zhihua Lian, Jie Wei, Wenpo Shan, Yunbo Yu, Petar M. Radjenovic, Hua Zhang, Guangzhi He, Fudong Liu, Jian-Feng Li, Zhongqun Tian*, Hong He*, “Adsorption-induced active vanadium species facilitate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low-temperature catalytic NOx abatement”, J. Am. Chem. Soc., 143, (2021) 10454-10461.

42) Hao Li#, Xiao Wang#, Jie Zhong, Biwu Chu, Qingxin Ma, Xiaocheng Zeng*, Joseph S. Francisco*, Hong He*, “Mechanistic study of the aqueous reaction of organic peroxides with HSO3- on the surface of a water droplet”, Angew. Chem. Int. Ed, 60, (2021) 20200-20203.

41) Yulong Shan, Jinpeng Du, Yan Zhang, Wenpo Shan, Xiaoyan Shi, Yunbo Yu, Runduo Zhang, Xiangju Meng, Fengshou Xiao, Hong 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NH3: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u-based small-pore zeolites”, National. Sci. Review, 8, (2021) nwab010.

40) Guangzhi He, Meng Gao, Yue Peng, Yunbo Yu, Wenpo Shan, Hong He*, “Superior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performance toward NH3 determines the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NH3-SCR activity of Mn-based catalysts”, Environ. Sci. Technol., 55, (2021) 6995-7003.

39) Yao Lei, Xiaolong Fan, Chao Yan, Theo Kurtén, Kaspar Daellenbach, Chang Li, Yonghong Wang, Yishuo Guo, Lubna Dada, Matti P. Rissanen, Jing Cai, Yee Jun Tham, Qiaozhi Zha, Shaojun Zhang, Wei Du, Miao Yu, Feixue Zheng, Ying Zhou, Jenni Kontkanen, Tommy Chan, Jiali Shen, Joni T. Kujansuu, Juha Kangasluoma, Jingkun Jiang, Lin Wang, Douglas R. Worsnop, Tuukka Petäjä, Veli-Matti Kerminen, Yongchun Liu, Biwu Chu, Hong He*, Markku Kulmala*, Federico Bianchi*, “Unprecedented Ambient Sulphur Trioxide (SO3) Detection: Pos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Atmospheric Implications”,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7, (2020) 809-818.

38) Biwu Chu, Qingxin Ma, Jun Liu, Jinzhu Ma, Peng Zhang, Tianzeng Chen, Qingcai Feng, Chunying Wang, Na Yang, Hongnan Ma, Jingjin Ma, Armistead G. Russell, Hong He*, “Air pollutant correlations in China: Secondary air pollutant responses to NOx and SO2 Control”, Environ. Sci. Technol. Lett., 7, (2020) 695-700.

37) Zhang, Tianzeng Chen, Jun Liu, Changgeng Liu, Jinzhu Ma, Qingxin Ma, Biwu Chu, Hong He*, “Impacts of SO2, relative humidity, and seed acidity on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in the ozonolysis of butyl vinyl ether”, Environ. Sci. Technol., 53, (2019) 8845-8853.

36) Kuo Liu, Hong He*, Yunbo Yu, Zidi Yan, Weiwei Yang, Wenpo Shan,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NH3-SCR pathway and the active site distribution over CeWOx at low temperatures”, J. Catal., 369, (2019) 372-384.

35) Guangzhi He, Zhihua Lian, Yunbo Yu, Yang Yang, Kuo Liu, Xiaoyan Shi, Zidi Yan, Wenpo Shan, Hong He*, “Polymeric vanadyl species determine the low-temperature activity of V-based catalysts for the SCR of NOx with NH3”, Sci. Adv., 4, (2018) eaau4637.

34) Guangzhi He, Jinzhu Ma, Hong He*, “Role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in catalyzing sulfate formation”, ACS. Catal., 8, (2018) 3825-3832.

33) Fudong Liu, Wenpo Shan, Zhihua Lian, Jingjing Liu, Hong He*, “The smart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Fe2O3 by WOx for significantly promoting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NH3”, Appl. Catal. B, 230, (2018)165-176.

32) Jingjing Liu, Xiaoyan Shi, Yulong Shan, Zidi Yan, Wenpo Shan, Yunbo Yu, Hong He*,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CeO2−WO3−ZrO2 mixed oxide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by NH3”, Environ. Sci. Technol., 52, (2018) 11769-11777.

31) Chang Liu, Qingxin Ma, Hong He*, Guangzhi He, Jinzhu Ma, Yongchun Liu, Ying Wu,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surface hydroxyl groups during NO2 adsor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n TiO2 nanoparticles”, Environ. Sci. Nano., 4, (2017) 2388-2394.

30) Jinzhu Ma, Caixia Wang, Hong He*, “Transition metal doped cryptomelane-type manganese oxide catalysts for ozone decomposition”, Appl. Catal. B, 201, (2017) 503-510.

29) Biwu Chu, Xiao Zhang, Yongchun Liu, Hong He*, Yele Sun, Jingkun Jiang, Junhua Li, Jiming Hao, “Synergetic formation of secondary inorganic and organic aerosol: effect of SO2 and NH3 on particle formation and growth”, Atmos. Chem. Phys., 16, (2016) 14219-14230.

28) Lian Wang, Hong He*, Changbin Zhang, Yafei Wang, Bo Zhang, “Effects of precursors for manganese-loaded g-Al2O3 catalysts on plasma-catalytic removal of o-xylene”, Chem. Eng. J., 288, (2016) 406-413.

27) Lijuan Xie, Fudong Liu, Xiaoyan Shi, Feng-Shou Xiao, Hong He*, “Effects of post-treatment method and Na co-cation on the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Cu–SSZ-13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reduction of NOx with NH3”, Appl. Catal. B., 179, (2015) 206-212.

26) Jinzhu Ma, Hong He*, Fudong Liu, “Effect of Fe on the photocatalytic removal of NOx over visible light responsive Fe/TiO2 catalysts”, Appl. Catal. B., 179, (2015) 21-28.

25) Fudong Liu, Yunbo Yu, Hong He*, “Environmentally-benign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from diesel engine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reaction mechanism aspects”, Chem. Commun., 50 (62), (2014) 8445-8463.

24) Yunbo Yu, Hong He*, Xiuli Zhang, Hua Deng, “A common feature of H2-assisted HC-SCR over Ag/Al2O3”, Catal. Sci. Technol., 4, (2014) 1239-1245.

23) Hong He*, Yuesi Wang, Qingxin Ma, Jinzhu Ma, Biwu Chu, Dongsheng Ji, Guiqian Tang, Chang Liu, Hongxing Zhang, Jiming Hao, “Mineral dust and NOx promote the conversion of SO2 to sulfate in heavy pollution days”, Sci. Rep., 4, (2014) 04172.

22) Yafei Wang, Changbin Zhang, Fudong Liu, Hong He*, “Well-dispersed palladium supported on ordered mesoporous Co3O4 for catalytic oxidation of o-xylene”, Appl. Catal. B., 142-143, (2013) 72-79.

21) Qingxin Ma, Hong He*, Yongchun Liu, Chang Liu, Vicki H. Grassian, “Heterogeneous and multiphase formation pathways of gypsum in the atmosphere”, Phys. Chem. Chem. Phys., 15, (2013) 19196-19204.

20) Fudong Liu, Hong He*, Zhihua Lian, Wenpo Shan, Lijuan Xie, Kiyotaka Asakura, Weiwei Yang, Hua Deng, “Highly dispersed iron vanadate catalyst supported on TiO2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NH3”, J. Catal., 307, (2013) 340-351.

19) Chong Han, Yongchun Liu, Hong He*, “Role of organic carbon in heterogeneous reaction of NO2 with soot”, Environ. Sci. Technol., 47, (2013) 3174-3181.

18) Chong Han, Yongchun Liu*, Jinzhu Ma, Hong He*, “Key role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sunlight enhanced atmospheric aging of soot by O2”, Proc. Nat. Acad. Sci. USA., 109(52), (2012) 21250-21255.

17) Changbin Zhang, Fudong Liu, Yanping Zhai, Hiroko Ariga, Nan Yi, Yongchun Liu, Kiyotaka Asakura, Maria Flytzani-Stephanopoulos*, Hong He*, “Alkali-metal-promoted Pt/TiO2 opens a more efficient pathway to formaldehyde oxidation at ambient temperatures”, Angew. Chem. Int. Ed., 51, (2012) 9628-9632.

16) Chang Liu, Qingxin Ma, Yongchun Liu, Jinzhu Ma, Hong He*, “Synergistic reaction between SO2 and NO2 on mineral oxides: a potential formation pathway of sulfate aerosol”, Phys. Chem. Chem. Phys., 14, (2012) 1668-1676.

15) Yongchun Liu, Junzhu Ma, Chang Liu, Hong He*, “Heterogeneous uptake of carbonyl sulfide onto kaolinite with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20–330 K”, J. Geophys. Res., 115, (2010) D24311.

14) Fudong Liu, Hong 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iron titanate catalysts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with NH3”, J. Phys. Chem. C, 114, (2010) 16929-16936.

13) Yongchun Liu, Junzhu Ma, Hong He*, “Heterogeneous reactions of carbonyl sulfide on mineral oxides: mechanism and kinetics study”, Atmos. Chem. Phys., 10, (2010) 10335-10344.

12) Yunbo Yu, Xiaoping Song, Hong He*, “Remarkable influence of reductant structure on the activity of alumina-supported silver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J. Catal., 271, (2010) 343-350.

11) Fudong Liu, Hong He*, Changbin Zhang, Zhaochi Feng, Lirong Zheng, Yaning Xie, Tiandou Hu,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over iron titanate cataly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characterization”, Appl. Catal. B, 96, (2010) 408-420.

10) Hong He*, Yi Li, Xiuli Zhang, Yunbo Yu, Changbin Zhang, “Precipitable silver compound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by ethanol”, Appl. Catal. A, 375, (2010) 258-264.

11) Li Zhang, Hong He*, “Mechanism of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mmonia to nitrogen over Ag/Al2O3”, J. Catal., 268, (2009) 18-25.

9)  Fudong Liu, Hong He*, Yun Ding, Changbin Zhang, “Effect of manganese substitution on the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iron titanate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Appl. Catal. B, 93, (2009) 194-204.

8)  Li Xue, Hong He*, Chang Liu, Changbin Zhang, Bo Zhang, “Promotion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alkali metals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s on cobalt-cerium composite oxide catalysts for N2O decomposition”, Environ. Sci. Technol., 43, (2009) 890-895.

7)  Li Zhang, Changbin Zhang, Hong He*, “The role of silver species in Ag/Al2O3 catalyst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mmonia to nitrogen”, J. Catal., 261, (2009) 101-109.

6)  Qingxin Ma, Yongchun Liu, Hong 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NO2 and SO2 in their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n γ-Alumina”, J. Phys. Chem. A, 112, (2008) 6630-6635.

5)  Fudong Liu, Hong He*, Changbin Zhang, “Novel iron titanate catalyst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in the medium temperature range”, Chem. Commun., (2008) 2043-2045.

4)  Li Xue, Changbin Zhang, Hong He*, Yasutake Teraoka,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N2O over CeO2 promoted Co3O4 spinel catalyst”, Appl. Catal. B, 75, (2007) 167-174.

3)  Changbin Zhang, Hong He*, Ken-ichi Tanaka,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a Pt/TiO2 catalyst for the oxidation of formaldehyde at room temperature”, Appl. Catal. B, 65, (2006) 37-43.

2)  Hong He*, Junfeng Liu, Yujing Mu, Yunbo Yu, Meixue Chen, “Heterogeneous oxidation of carbonyl sulfide on atmospheric particles and alumina”, Environ. Sci. Technol., 39(24), (2005) 9637-9642.

1)  Hong He*, Yunbo Yu,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x over Ag/Al2O3 catalyst: from reaction mechanism to diesel engine test”, Catal. Today, 100, (2005) 37-47.


版权所有:贺泓研究组

您是第 1854288 位访客

Copyright Professor Hong He's Group 2019